第六七六章:腐败来了?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末日游侠 本章:第六七六章:腐败来了?

    “腐败的根基是什么?”李元吉与李承光同榻而坐,耐心的讲解着。

    他们猜对了,三个总督,身上很大一部分职责就是下去抓人的。

    唐朝的腐败现象并不多,但也并非没有,每一个时代都是一样的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腐败。

    历史上的大唐的确如此,但是到了后期,到了宋朝,贪官腐败就彻底的浮出了水面,他们甚至已经不去在乎自己的颜面,一切向钱看齐。

    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?

    李元吉不敢说自己全搞懂了,但至少很多出现过的问题,他是认真思考了的,也想过该怎么去改变的。

    “是人心的变化?”李承光有些似懂非懂的回应道。

    今年开始,李承光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了,随着年龄的增长,对于一些问题的避讳也开始逐渐的消失了,现在几乎什么问题,李元吉都会提一些。

    今日更是提起了以往从未提过的贪腐问题,这个问题很严重,虽说之前不多,但每一个朝廷都在严厉的防范。

    没有人可以忽视这个问题,但李承光还没有涉及到这个问题,毕竟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。

    李元吉摇了摇头:“是环境!”

    “以往大唐一穷二白,可以说是要什么没什么,官员们又深受儒家思想影响,洁身自好,不愿为了那点钱财去败坏自己的名声以及前途。但是现在不同了,大唐的环境变了,说来说去,还是钱多了,朕大兴基础建设,朝廷投入了大量的工程,作为普通百姓,他们赚到了钱,而作为负责这些建设的官员,除了名声以外又什么都没捞到。

    看着人家吃香的喝辣的,自己却只能守着碗中的那些饭菜,时间久了,是个人都会有些想法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儒家思想可以限制,父皇又为何要限制儒家思想的发展?”李承光很是不解的问道。

    从他记事起,儒家就已经开始败落了,一个诺大的学派,被李元吉给硬生生的打压了下去,原本他以为是儒家思想不行了,可现在看来,似乎并不是那么回事。

    对于儒家的限制,李元吉依旧做的很严密,但是现在,却又如此的肯定了儒家思想,这难道不是前后矛盾的吗?

    “凡事过而不及,朕认可儒家的一些东西,但也不认可儒家的一些东西,就好比是内阁,倘若内阁只有一位大臣,那他与朕又有何区别?况且儒家的作用要远比这个更加严重。反之现在呢?科学院内集百家于一身,虽然看似门派繁杂,但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显然易见的,倘若不是儒家上千年时间对其他百家的打压,大唐现在有的,怕是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有了。

    无论何事,一家独大,永远是最坏的结果。”李元吉用各种案例解释着,分析着。

    李承光也陷入了深思,李元吉的这一番话,显然对他影响比较大。

    腐败的根基在哪里?

    在于儒家被打压,或者说,儒家被打压仅仅只是一个开始,尽管出现了现在的这种情况,但是对于儒家的压制,依旧不能有任何的减小,这是国策,也是必然的。

    上千年的历史,已经向世人证明了,不能让儒家一家独大。

    自西汉武帝以来,儒家便一家独大了近千年的时间,在这期间,朝代更迭不断,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,可儒家还是那个儒家。

    不是说儒家没用,而是对于帝王来说,对于一个有想法的帝王来说,这样的儒家,显然是不符合帝王利益的。

    因为真正算起来的话,儒家才是真正传承千年的最大赢家,而确定了儒家地位的汉武帝,他的汉王朝早已消失了数百年。

    儒家被打压仅仅只是一个开始,接下来是环境的改变,朝廷决定发展经济,推行各种各样的改革手段,大量的工程被投入进去,这必然要投入大量的资金。

    而事情这么多,总有疏漏的地方,而有些人,则是盯上了这一块。

    总督,李元吉为何要设置总督这个职位?而且还是级别如此高的巡视官员?

    说来说去,还是因为现在的大唐已经出现了腐败的苗头了。

    事情发生在去年,一个闲得无聊,一个异想天开,一个想升官,想要政绩想疯了的监事,做了一个疯狂的举动,不对,应该说是做了一个很不靠谱的举动。

    但恰恰是因为这个很不靠谱的举动,才揪出了这么一件案子。

    案子的规模并不大,但这件案子最终却直达天听,并且引起了李元吉的重视,以至于重视到要派出三位内阁大臣作为巡查总督,到各地的巡查。

    而总督的权力有多大?

    看看李元吉的准备就知道了,一个营的禁军内侍,一个九十七人规模的处置组,处置组包含十名武侯,五名搜证官员,四名调查官员,十名法庭武侯,以及一个总人数为六十八人的完整法庭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这个法庭不论在哪里,他们就是一个完整的法庭,可以从案发开始,一直到宣判的,中间所有的流程,所有的步骤,他们都可以单独的去完成,而这个规模,跟一个县的法庭是一模一样的,只是多了一个五人组成的督军组,负责对案件进行查询,提疑,同时案件的宣判结果,也必须要得到这五位督军的认可才算生效,否则只能重审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三十二人规模的总督司,这个可以看做是跟随在总督身边的工作组成员,负责协调各地的正常发展,以及协调案件等等。

    至于总督,并不参与案件的审查,但是当有外力开始干预的时候,总督就要站出来将其顶回去。

    一个拥有内阁大臣身份的总督,站出来说这句话,份量还是很足的。

    有人会说,这是高射炮打蚊子,因为案件自身的价值,并不足以朝廷搞一个这么大的阵仗。

    因为那个监事查出来的,虽然属于贪腐,但涉及的资金却并不大。

    很简单,案情也很简单,事情发生在铁路工地上。

    具体都有谁参与了,那位监事并没有查出来,他是以工人的身份混进去的,自然属于最基层的劳动力,也接触不到那么高的东西。

    而且现在也没有什么太明显的证据,但对方却十分肯定的称,他亲眼见到的,在铁路工地上普遍的存在中饱私囊的行为,因为工地上是要记工的,卡车则是记录次数的,每来回一趟,就给一个凭记。

    他发现有些卡车在天黑以后,还会再来工地一趟,但是这些卡车都是空的,并没有卸货,但却正常的领到了记工的凭记。

    这里面的问题就大了,卡车是往来于工厂与工地之间的,要想记工,就有一套相对应的流程要走。

    进厂,装货,记录,拿到工厂凭证,然后到工地,上交工厂凭证,卸货核对数量,然后领取记工凭证,这是一整套的流程。

    但是车上没货,却领了这个凭证,那么车上的货去了哪里?

    那位监事一直观察了一个月的时间,发现这是一个普遍现象,每天都会出现这种情况,但是每天的数量都不多,有时候只有一两台卡车,有时候只有一台,除了天不好的时候,几乎每天都有。

    他们正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在中饱私囊,而这些人很谨慎,李元吉曾经暗中派人去观察了下,发现这位监事的举报是属实的,又让人去查了下账单记录,所有的记录都是正常的,且工厂与工地可以对的上。

    所以,中饱私囊的现象已经可以十分的肯定了,因为是经过了两拨不同人的观察的出的结论。

    于是,李元吉愤怒了,工地上都出现了这种情况,那么其他的地方是不是也存在这种情况?

    这就是他设立总督的目的,反腐,单纯的依靠地方上的努力是远远不行的,朝廷必须要施以重拳,以雷霆之力迅速的摧毁这股不正之风,再给其他人警示的同时,李元吉也做好了下一步的准备。

    还是那句话,反腐,靠朝廷是不行的,还是要靠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行。

    这个大家指的是所有人,而不是单一的总督,朝廷,或者地方,这里面包含了官员,包含了百姓,包含了任何人。

    但是如何让大家参与进来呢?这是个技术活。

    但是对于李元吉而言,这却并不难。

    一奖一惩,参与的人自然就多了,不过这个办法李元吉并未急着拿出来,必须要等到第一阶段结束以后,才能拿出来。

    当然,对于某些人来说,这是一个合理的发财机会,但是也有风险,至于怎么去把控,全看个人的看法,反正李元吉是支持的,同时也做好了所有的准备。

    “反腐!难吗?难也不难,难的是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,不难的是朝廷的决心……”李元吉淡淡的说着。

    至于熟悉的那些反腐案例,李元吉承认效果很好,但认真去分析的话,就会发现其中的一些猫腻,其实反的更多的,还是‘非既得利益集团’。


如果您喜欢,请把《唐朝最佳闲王》,方便以后阅读唐朝最佳闲王第六七六章:腐败来了?后的更新连载!
如果你对唐朝最佳闲王第六七六章:腐败来了?并对唐朝最佳闲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,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