容斋四笔·卷三

类别:文学名著 作者:洪迈 本章:容斋四笔·卷三

    韩公称李杜

    【原文】

    《新唐书杜甫传赞》曰:昌黎韩愈于文章重许可①至歌诗,独推曰:李杜文章在,光焰万丈长。诚可信云。予读韩诗,其称李、杜者数端,聊疏②于此:《石鼓歌》曰:少陵无人谪仙死,才薄将奈石鼓何?《酬卢云夫》曰:高揖群公谢名誉,远追甫白感至。《荐士》曰:勃兴得李杜,万类困凌暴。《醉留东野》曰: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,长恨二人不相从。《感春》曰:近怜李杜无检束,烂漫长醉多文辞。并唐《志》所引,盖六用之③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①重许可:十分精通,这是可以肯定的。

    ②疏:记述。

    ③盖六用之:以上共有六处用到这类诗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《新唐书杜甫传赞》说:昌黎韩愈在作文章方面十分精通,这是可以肯定的。至于诗歌,他唯独推崇说:李杜文章在,光焰万丈长。诚然可信。我读韩愈的诗篇,其中称道李白、杜甫的有几种情况,姑且分别陈述于此:《石鼓歌》中有:少陵无人谪仙死,才薄将奈石鼓何?《酬卢云夫》有:高揖群公谢名誉,远追甫白感至。《荐士》有:勃兴得李杜,万类困凌暴。《醉留东野》有: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,长恨二人不相从。《感春》有:近怜李杜无检束,烂漫长醉多文辞。这些都是《新唐书志》中所引用的诗句。以上共有六处用到这类诗。

    李太白怖州佐

    【原文】

    李太白《上安州裴长史书》云:白窃幕高义①,得趋末尘②,何图③谤言忽生,众口攒毁④,将恐投杼下客,震于严威⑤。若使事得其实⑥,罪当其身⑦,则将浴兰沐芳⑧,自屏于烹鲜之地⑨,惟君侯死生之。愿君侯惠以大遇⑩,洞开心颜,终乎前恩。再辱英眄,必能使精诚动天,长虹贯日。若赫然作威,加以大怒,即膝行而前,再拜而去耳。裴君不知何如人,至誉其贵而且贤,名飞天京,天才超然,度越作者,棱威雄雄,下慑群物。予谓白以白衣入翰林,其盖世英姿,能使高力士脱靴于殿上,岂拘拘然怖一州佐者邪!盖时有屈伸,正自不得不尔。大贤不遇,神龙困于蝼蚁,可胜叹哉!白此书自叙其平生云: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,指南死于洞庭之上,白禫服恸哭,炎月伏尸,猛虎前临,坚守不动,遂权殡于湖侧。数年来,观筋骨尚在,雪泣持刃,躬申洗削,裹骨徒步,负之而趋,寝兴携持,无辍身手,遂丐贷营葬于鄂城。其存交重义如此。又与逸人东岩子隐于岷山,巢居数年,不迹城市。养奇禽千计,呼皆就掌取食,了无惊猜。其养高忘机如此。而史传不为书之,亦为未尽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①窃幕高义:私底下仰慕清高义气的行为。

    ②得趋末尘:以致走向世尘的最底层。

    ③何图:怎么料到。

    ④攒毁:极力攻击。

    ⑤震于严威:释放自己的威严用以使别人服从。

    ⑥得其实:均为事实。

    ⑦罪当其身:自当判罪。

    ⑧浴兰沐芳:喻处于极好的境地。

    ⑨自屏于烹鲜之地:让他遭受鼎煮的酷刑。

    ⑩以大遇:广施大德。

    加以大怒:并进行残忍的报复。

    怖:害怕。

    雪泣持刃:我哭着拿着刀。

    躬申洗削:亲手将他的骸骨清理干净。

    寝兴携持:无论睡着还是醒来,都不离身。

    不迹城市:没有外出到城市去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李太白在《上安州裴长史书》中说:李白我仰慕清高义气之为,以致走向世尘的最下层,何曾想到过别人会突然来诽谤我,众口极力攻击我,而唯恐自己像织布机的梭子一样沦落为下层人物,所以尽力施发自己的威严去震服别人。如果英眄所犯事实确凿,他自该判罪,这样无论让他处于再好的境地,还是让他受鼎煮的酷刑,他的生死都听你的决择。希望你能惠施大德,敞开你的善心,一直保持你以前的恩德。如果再辱待英眄,你的作为必能使上天为之震惊,长虹贯日。假若你还明目张胆地作威作福,并进行残忍的报复,我将跪着走到你的跟前,给你行拜两次的重礼,然后离去。这里的裴长史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,只知道人们称道他显贵而且有才能,号称飞天京。他才智超群,他的作为,威势逼人,慑服万物。我认为李白以无功名的平民身份进入文翰荟萃的朝廷,而能以他的盖世英姿,使当时的高力士在殿上脱靴,难道会害怕一个州的辅佐小官吗?这是由于情况不同,能屈能伸,这个时候他不得不这样做。富有才智的人得不到重用,是神龙而被困于蝼蚁的境地,这种情况之多,不胜叹息啊!李白在这篇上书中叙述自己一生的情况时说:过去我与四川友人吴指南一起在楚地游玩,后来指南死于洞庭湖上,我着丧服为他祭悼,悲痛涕哭,炎热天身伏在他的尸体上,猛虎就来到了跟前,我仍坚守不动,当时暂且把他埋葬在洞庭湖边上。时隔数年之后,我看到他的筋骨尚存,就抽泣着拿着刀,亲手把他的遗骨清理干净,然后用东西包着向前走,又把它背到肩上尽快赶路。途中无论睡着还是醒来,都不离身,生怕遗失了他的身手。于是我借贷钱物把他的遗骨安葬在鄂城(今属湖北)。他们俩的交情义气竟达到如此深厚的程度。他的自叙中还说:我又与隐士东岩子避居于岷山数年,没有外出涉足城市。在那里我们饲养各种鸟禽上千只,若呼叫它们都可飞来手掌上取食,一点也不感到惊怕。他们两个养心山中、忘却尘世的情趣竟到了如此地步。然而在史传当中没有记载这些事情,也可以说是不够全面的。

    吕子论学

    【原文】

    《吕子》曰:天生人而使其耳可以闻,不学①,其闻则不若聋②;使其目可以见,不学,其见则不若盲;使其口可以言,不学,其言则不若喑③;使其心可以智,不学,其智则不若狂④。故凡学,非能益之也,达天性⑤也,能全天下之所生,而勿败之,可谓善学者矣。此说甚美,而罕为学者所称,故书以自戒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①不学:如果不学习。

    ②其闻则不若聋:那么他听到的东西还不如聋子听到的多。

    ③喑:哑巴。

    ④狂:疯子。

    ⑤达天性:知晓天性之理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《吕子》中说:天地产生出人,使他有耳可听,若不学习,他所听到的还比不上聋子;使他有目可视,若不学习,他所看到的还比不上盲人;使他有口可言,若不学习,他所说的话还比不上哑巴;使他有心可以思维,若不学习,他的思智还比不上疯癫的人。所以,学习不但能使人受益,知晓天性之理,还能充分发挥天所赋予他的各种生理机能的作用,使他有所作为而不致沉沦。做到这样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人了。这段议论十分精辟,然而很少为学者所称颂,因此这里写出来作为自戒。


如果您喜欢,请把《容斋随笔》,方便以后阅读容斋随笔容斋四笔·卷三后的更新连载!
如果你对容斋随笔容斋四笔·卷三并对容斋随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,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。